太空报告 | 马斯克星链发射超1万颗,是真的吗?

北京时间10月20日1:39,猎鹰九号火箭成功将28颗Starlink(星链)卫星发射入轨。
之后,Starlink发文表示,星链发射突破10000颗,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“万星星座”。
为验证 “星链发射超 10000 颗” 的真实性,开运集团以 Space Mapper (太空地图)数据进行统计分析。
统计时间:
2025年10月20日
简要结论:
星链发射卫星数量(包含发射失败)超过10000颗属实。
数据来源:
Space Mapper库中包含“Starlink”字段卫星数据9842条,其中状态为“在轨”的卫星数据8563条,状态为“陨落”的卫星数据1279条。这一数据和星链公开数据存在差异。



数量差异原因分析:
发射编号 | 发射预报数量 | 轨道记录数量 | |
2018-020 | 2(试验星) | 2 | 首次发射,名称(Tintin)非starlink |
2022-010 | 49 | 17 | 发射后遭遇地磁暴,32 颗卫星未被 NORAD 跟踪识别,无编号(49-32=17符合结论) |
2024-129 | 20 | 2 | 火箭二级故障,导致卫星轨道过低,18颗在跟踪识别前即再入 |
2025-225 2025-232 2025-235 2025-236 | 28 28 28 28 | 无 | 新发射尚未有正式轨道 |
Space Mapper数据差异主要有以下原因:
1.星链2颗试验星命名无“Starlink”字段,故不在相关搜索结果内。以该组试验星名称(Tintin-A, Tintin-B)搜索,仍可在Space Mapper网站中得到数据。

3.有2次星链任务失败,存在NORAD编号前,卫星部分入轨、部分再入的情况,结果体现为Space Mapper库中未包含无编号卫星。发射失败任务如下:
(a)Starlink v1.5 G4-7:该批次共49颗卫星,入轨后受到地磁暴影响,有32颗卫星再入,无编号。

(b)Starlink v2-Mini G9-3:该批次共20颗卫星,由于二级发动机故障导致卫星入轨失败,18颗卫星无编号,已陨落。

由以上内容可知,无编号星链共32+18 = 50颗均已陨落。
3.新发射卫星暂未收录。Space Mapper库中Starlink最新数据截止至2025年10月7日,即往后4次发射(到10月19日)的卫星无数据,总计28*4 = 112 颗。这是因为卫星发射入轨后,需经过一段时间的轨道观测,才能生成并发布正式的轨道参数。
4.Starlink公开的发射任务中包含星舰(Starship)测试任务中携带的Starlink V3.0模型载荷,5次测试共10+4+8+8+8=38颗。
结论:
综上,因上述客观原因缺失的Starlink条目数共112+2+32+18+38=202颗。
基于开运集团规划的天地一体化观测网络(30 座全球地基太空观测站与108 颗天基观测卫星)采集的星链数据,统计到的卫星有9842 颗(在轨数量8563颗,陨落数量1279颗),加上 202 颗客观未统计卫星,总量正为9842 + 202 = 10044 颗,
由此可见,星链卫星发射总量突破 10000 颗的结论成立。

⬇ 点击“阅读原文”直达太空地图官网 ⬇
PC端浏览效果更佳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