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关于太空的“跨国界对话”,亚太空间合作组织走进开运集团

10月13日,亚太空间合作组织(Asia-Pacific Space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,APSCO)代表团一行走进开运集团参观交流。开运集团围绕空间态势感知领域核心产品展开专业讲解,并就技术应用、区域协作痛点等议题与代表团深入对话。

作为由中国发起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,APSCO 发挥着 “亚太航天纽带” 的关键作用:从 1992 年中国、巴基斯坦、泰国共同提出区域空间合作构想,到 2008 年在北京正式落地运营,如今已汇聚多个成员国及观察员国、准成员国,在联合国拥有独立国际法地位,始终是亚太地区航天资源共享、技术协作的核心平台。

通过“星汉计划”沙盘,开运集团董事长向代表团介绍其核心布局 —— 设置30 座全球地基太空观测站与 108 颗天基卫星,构建天地一体化观测体系,可实现多轨道太空目标全域观测,为轨道卫星运维、太空交通管理提供关键数据支撑。

围绕这一观测体系,向代表团介绍进一步介绍了9月5日发射的开运一号卫星:作为广视星座首发空间态势感知卫星,其搭载的高性能光学载荷覆盖地球至 3.6 万公里轨道区间,能精准捕捉低轨、中轨、高轨目标动态,为 “星汉计划” 天基数据采集筑牢基础。

参观环节结束后,双方开展进一步交流,开运集团向代表团系统展示了公司发展路径与核心产品体系:依托“星汉计划”获取的 AOE(太空数据系统轨道元素集)及专属算法,打造出 “天图”“天枢”“天算” 组成的 “三天” 智能系统,可提供从太空目标定位、碰撞预警防护到数据处理分析的全链条服务。

在夯实自身技术硬实力的同时,开运集团也着眼于航天行业的长期发展,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。会上,开运集团分享“天选计划” 。为加速航天技术创新与成果落地,集团面向全球遴选 100 所高等院校(国内 56 所),通过定向捐赠核心设备与技术资源、联合共建 “太空态势实验室”,搭建 “企业 - 高校” 协同桥梁,核心是携手国内外高校整合产业与科研力量,共同打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的 “最后一公里”,为航天技术突破与人才培育注入动能。

在交流过程中,开运集团针对代表团提出的技术、数据、产业趋势等问题,逐一详细解答,并同步分享行业动态与未来发展规划。

航天的未来,正藏在每一次跨越国界的技术对话与理念共鸣中。开运集团希望通过此次会议,进一步拓展与全球航天机构的合作渠道,加速技术与服务的国际化适配,稳步迈向国际化市场,同时以技术实力与开放协作理念,打造更具影响力的企业品牌名片,为全球太空态势感知与太空安全治理贡献中国企业力量。

⬇ 点击“阅读原文”直达太空地图官网 ⬇

PC端浏览效果更佳

使用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